怎么去分析一个公司的基本面?
读懂上市公司财报这关至少会有一半的人栽坑。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财务报表业务的人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一种看起来“神圣”的东西;但是对于懂这张表的人来说,这本东西就是一个尽力掩盖所有问题的谎言大全。很多人做基本面分析没有意识(或者无法甄别)到的是,上市公司的利润不是赚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科目大几百个,而且有很多科目都可以调节利润。因此财报分析上首要的问题其实除了看这家公司如何运营之外,还要看这家公司造假的程度如何。
加一句吐槽:其实二级投资部门不应该招太多的在校生,也不应该从别的二级投资机构去招聘这样的分析师,一个原因是他们从学校学到的那些东西不足以支撑一个严谨的分析和估值,另外一个就是这样的高手在投行、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信贷审核员的质量更高、成本更低。只有真正做过表的人才真的对表有概念。有经验的人阅读财报,就好像二手车卖家去买车,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在哪里,而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就像二手车的买家,再明显的缺陷,一时半会儿他也找不出来。但大多数基金赚钱来自于规模和品牌而不是资本报酬,因此激励方式有误。大多数公司都想找个fancy的牌子而不是牛逼的人。
2、你看的这家公司在全行业中占据哪个位置(行业、行业产业链、产业链上游/下游)
3、你看的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当前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位置(行业景气程度、行业利润)
这两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合起来说,因为它可以归结于券商研究所的一份重要工作——行业研究。
对于现代公司来说,独立自己一家能够生产到对消费者的产品已经几乎不可能了;就像一家2C的电脑公司(比如联想)来说,芯片是英特尔/AMD的,显卡是英特尔/英伟达/AMD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是仁宝/广达/纬创的,声卡是瑞昱的,硬盘是三星/东芝/西数等等的,显示器是LG/京东方/夏普的,键盘是旭丽/群光/美蓓亚/英群的,主板是技嘉/微星/精英的。所以分析一家公司的时候,如果仅仅对着公司硬分析,难免分析出离谱的结果;你要看公司所在的行业上下游都是谁,以及公司自己对上下游的占领程度怎么样,以及所在的行业自己的上下游行业又怎么样,才能断定出一家公司当前的质量。
这部分的信息获取难度,要远高于问题1。
难度大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说上面的信息,一个金融学生通过努力还能弥补和优化,那么这一部分的信息就到了看都看不懂的地步,除非有懂行的人来看,否则根本就是隔靴搔痒。
额外说一句:我们的世界现在看起来是一个信息公开的世界;但是由于人脑本身的学习能力缺陷和知识被无限竞争所卷出来的深度,任何一个技术的前沿,都只有一小撮人在最前面研究,这也就造成了深度知识的另一种概念上的垄断:除了深度熟悉这个行业的人之外,其他人根本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这个行业的未来动向;而能够读得懂这部分内容的人,起码要受过相关行业的高等教育。
劝退:这部分做不好是正常的,做得好才不正常,要么lucky,要么诡异。做的好可能需要的成本最后远高于得到的回报。
股票基本面如何分析?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情况(主要是财务分析)分析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分析
比如非常重要的货币政策(①存款准备金制度,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MLF、PSL、SLO、SLF等)对股票市场影响巨大。
2、行业分析
1)从国家政策方向看一个行业的前景
2)看行业所处阶段及规模
3)行业集中度及该公司在行业的市场地位
关于行业分析报告,分享几个免费的网站:
3、公司分析
公司分析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分析、业务分析、财务分析等等。在这里就推荐几个途径:一是招股说明书,再就是上市公司年报。在年度报告中会详细披露公司的方方面面,都不用去其他地方找了。
关于上市公司年报去哪里找,推荐几个官方途径:
4、财务分析
4.1 资产负债表分析
比率分析法,该指标多少是合理的?
对比分析法,结合行业,对比下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水平?
趋势分析法,本企业一段时间内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什么本期突然这么高?
这里有个“资产观”典型的例子:京东
4.1.1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合理性
首先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科目,比如:应收账款、存货等;
这些指标不用自己算,在很多财经网站上都有,很方便。
4.1.2 分析企业财务偿债能力
4.1.3分析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
4.1.4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
总结:关于资产结构问题方面,有个经典的案例,就是李宁公司的10亿存货危机。网上有很多介绍,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其他指标我从网上找了个图。
图源网络,禁删!